作者?/ 陳陳陳
編輯?/ 朱? ?婷
運營?/ 獅子座
《雪迷宮》太饞人。
一方面是生理上的餓。老舅做的黏糊糊一鍋豬肉燉粉條子,老鄭頭雞架店用手拿著直接啃的雞架子,不敢想有多好吃;
一方面是精神上的餓。真·不夠看!讓鄭北在夢中惦記的樂樂是誰?琉璃廠命案,報案人姜小海藏著沒說出口的隱情,殺害顧一燃姐姐的真兇又是誰,跟如今的小白樓案有無聯(lián)系?
對于骨灰級懸疑愛好者來說,最近實在是吃太好了。
《邊水往事》中三邊坡的西南雨林生態(tài)還冒著熱氣,《雪迷宮》里哈嵐市的倒春寒直接來一出東北懸疑生活流,天南海北的懸疑故事在白夜劇場輪番上演。有道是,“卷王”優(yōu)酷在創(chuàng)新里見真章。
一、雪迷宮,好一部東北懸疑樣本
替觀眾說點大實話。這些年國產懸疑劇精品一茬茬冒,懸疑腦袋大滿足是不爭事實,但滿漢全席也架不住天天吃,吃多了容易頂,也想換點花樣嘗鮮。
供需關系決定懸疑賽道必須卷,長視頻平臺誰先給懸疑找到新佐料,誰能滿足老饕們刁鉆的味蕾。
《雪迷宮》打了個樣,給東北懸疑的版圖注入生活流的特質,將懸疑敘事從二維變成三維,保留懸疑感的同時形成一種風味獨特的生態(tài)景觀,讓懸疑更立體,向創(chuàng)新上突破,向生活里扎根。
案子得破,日子也得過。查案找真相固然困難重重,偵查員也不是機器人,飲食男女的生活感為東北懸疑注入鮮活氣,見事更見人。
隊長鄭北(黃景瑜飾演),在案子上文武雙全,到家就是老鄭家的大小子,開著老爹淘汰的破面包到處跑;“外掛”化學專家顧一燃(王子奇飾演),一臉書生樣,一頓三碗的飯量驚呆眾人,更因為嘴毒被偵查員們背后叫“笑面虎”;
人高馬大丁國柱實際是個技術流、痕檢大拿,頂著人畜無害甜妹臉張雪瑤才是隱藏版武力擔當、人稱警隊“大呲花”,一門心思給鄭北當“小弟”,還想升級做“妹夫”的趙曉光,實際是深藏不露的問訊高手。
這幾個“老鐵”,遇上顧一燃的新型毒品教學集體犯困,像霜打的茄子;下班到老鄭頭雞架館吃飯“團建”;鄭北上個班還不忘拎著一兜子新出鍋的油條給隊員當早飯送溫暖。(是誰看餓了,我不說~)
工業(yè)風構筑起20世紀90年代東北的鋼筋鐵骨,也讓觀眾沉浸帶入真實的東北。大到年代感十足的歌舞廳、發(fā)廊、澡堂子,小到老式門簾、桌椅板凳、刷一半綠漆的墻圍子,都在無聲強化地域特色。
生活流的插科打諢或娓娓道來,現(xiàn)世安穩(wěn)有了具象化,第一代東北緝毒警察頭頂國徽,守土有責的使命感,燃起來了。
新型毒品流入東北地區(qū),沾了毒的犯罪分子都是亡命徒,毒販的兇殘在開篇觸目驚心:琉璃廠案發(fā)現(xiàn)場情狀慘烈,曉曉離世身上遍布針眼死不瞑目,謝老板接頭時竟然帶著手榴彈防身……生活流的注入,讓打擊毒品犯罪的必然得到無聲的強化。
在埋伏筆、布懸章上,《雪迷宮》也有秘籍。
如劇名,“雪迷宮”暗藏著全劇一條隱秘線索。第3-5集,片頭開始前的一段小片,關乎主人公鄭北和“樂樂”走不出的冬天。少年鄭北用樹枝做成的簡易爬犁拖著一個少年,并把他藏在修理廠門外的箱子里,這個人是不是鄭北一直找的樂樂?樂樂和姜小海是同一個人嗎?姜小海曾鋃鐺入獄,又因為什么?
草灰蛇線,全是線索,也都是懸念。也難怪觀眾說,《雪迷宮》不能快進不能倍速,要處處留心。
不僅如此,《雪迷宮》才開播,已經貢獻數(shù)個神級專場,一塊手表,一支打火機,成為碎片化閃回連接現(xiàn)實和回憶的樞紐。以至于每有新線索出現(xiàn),作為觀眾總是本能地和已有的關鍵信息進行關聯(lián)。作為劇集,能讓鏡頭語言充分發(fā)揮敘事作用,也是《雪迷宮》當打能打,創(chuàng)新突出之處。
二、白夜劇場的勇與新
《邊水往事》和《雪迷宮》作為白夜劇場的“雙雄”接力,把懸疑賽道卷到了新高度。
而作為“卷王”的優(yōu)酷,自己卷自己且越卷越猛的態(tài)勢從上半年起就早有苗頭。
Q1季度,《微暗之火》女性視角和少年成長議題的引入讓傳統(tǒng)的社會派懸疑有了更銳利的呈現(xiàn)。而該劇更為人樂道之處在于,開創(chuàng)了“文藝懸疑”這一新的懸疑劇集路徑,電影質感的唯美鏡頭,搭配羅生門式的解謎游戲,共同構成全劇奇異詭譎的破碎美,為懸疑賽道注入詩意浪漫。
Q2季度,反詐懸疑劇《新生》貼臉開大。“暴風雪山莊”戲劇模式增強了劇情的緊張感和懸疑氛圍。這種設置不僅讓觀眾對劇情的每一個轉折充滿好奇,更使得《新生》被稱為中國版的《無人生還》,在類型化探索上邁出了一大步。
暑期檔播出的《邊水往事》還熱乎著,這部更是翻遍歷年懸疑類型都無代餐、無對標的全新樣態(tài)劇目。從影像風格上,每集都配有設計感十足的集名,黃色的字幕更是鮮見;回到故事本體,所謂“邊水”作為三邊坡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亮相,給毒販運生活物資,給地頭蛇交保護費,普通人跌宕起伏的命運和復雜的人性自然生長。
順著白夜劇場的脈絡捋,優(yōu)酷的創(chuàng)新體感是相當具有前瞻性和勇氣的。從《微暗之火》到《雪迷宮》,幾乎可以說每一部作品都做到了最大化的創(chuàng)新——太陽底下無新事,在懸疑賽道成為香餑餑的近10年里,創(chuàng)新已經細化到“顆粒度”層面。?觀眾的審美在不斷迭代,這也要求內容創(chuàng)作者、平臺等推陳出新。
誠然,優(yōu)酷白夜劇場通過元素的融合、結構的調整、影像的升格,讓每一部作品面世后,都能等來觀眾一句“懸疑劇已經發(fā)展到這個程度了?!”的驚嘆。
《微暗之火》的清水鎮(zhèn),《新生》的孤島,《邊水往事》的三邊坡,《雪迷宮》的哈嵐,“一劇一世界”的懸疑版圖,正在白夜劇場迅速擴大。
三、優(yōu)酷,真卷王
得有金剛鉆,才能攬瓷器活。
優(yōu)酷能當“卷王”,核心在于找準了關鍵:影視內容產業(yè)卷創(chuàng)意,而能卷得動創(chuàng)意的是人才。
優(yōu)酷的新質生產力分成兩個部分,一方面源自跨界;一方面源于新生。
近年來,在優(yōu)酷的人才合作序列中,我們看到了電影人的身影,文牧野+《似火流年》、申奧+《新生》、曹保平+《邊水往事》、張藝謀+《雪迷宮》都是這樣的組合。經驗在流動中生成,電影人的經驗給予劇集新的視聽審美,是電影感的來源;相應地,電影人通過劇集的創(chuàng)作實踐,獲得靈感也能反哺電影。
作為國劇精品化野心家,創(chuàng)新急先鋒的優(yōu)酷,也將一同成長的機會給予了渴望橄欖枝的青年創(chuàng)作者。
比如導演申奧,在《新生》之前,他在劇集領域的創(chuàng)作經驗是零,而事實也證明,敢于買潛力股的優(yōu)酷,收獲的是千里馬式的新銳創(chuàng)作者。無獨有偶,《邊水往事》的導演算,其劇集“處女作”《瘋人院》同樣誕生于優(yōu)酷。
不論跨界還是新生,這里還有一個關鍵在于匹配,優(yōu)酷的卷不盲目,能讓對的人做對的事?;氐健堆┟詫m》,作為一部時代、地域特色相當鮮明的現(xiàn)實主義懸疑劇,對真實、現(xiàn)實的要求高。監(jiān)制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導演呂行執(zhí)導過《無證之罪》、編劇張鳶盎和麥利雅斯寫過《冰雨火》、視覺指導宋曉杰代表作是《人生大事》,主創(chuàng)均是在現(xiàn)實創(chuàng)作領域有建樹的創(chuàng)作者,經驗提供排他依據(jù),更是合力創(chuàng)新基礎。
為好內容全力以赴,優(yōu)酷不止說說而已。影視內容產業(yè)是需要內卷的,卷創(chuàng)意,卷內容,卷人才,最終落點是創(chuàng)作好內容,服務好觀眾。希望優(yōu)酷堅持把“卷王”做下去,做長遠,帶著行業(yè)向上走,向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