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耳東陳
運營?/?橘? ?子
騰訊視頻“X劇場”第三部作品《繁城之下》近日收官,豆瓣一度漲至8.6,儼然成為新晉國產口碑劇。
觀眾不吝溢美之詞,對于《繁城之下》所屬的騰訊視頻X劇場而言,也是口碑持續(xù)發(fā)酵、品牌影響力提升的好兆頭。
騰訊視頻自今年四月起宣布推出華語精品短劇集群劇場——X劇場,X代表著無限可能、未知探索和先鋒表達。主打“一劇一格”先鋒屬性,單部作品最長不超過18集,單集時長從40分鐘-120分鐘不等。目前官宣的第一季X劇場包括《漫長的季節(jié)》《歡顏》《繁城之下》《黑土無言》四部作品,囊括現(xiàn)實懸疑、年代傳奇、古裝探案三大細分類型,從整體上而言沒有偏離“懸疑”的大方向。
已經播出的前三部口碑不俗,《漫長的季節(jié)》豆瓣開分9.0,一度飆升至9.4,目前有86.7萬人打分,分數穩(wěn)定在9.4;《歡顏》目前評分7.9;《繁城之下》穩(wěn)定在8.5.
在劇場化運營的賽道上,騰訊視頻起步晚,但品質劇目奠定了X劇場的高起點,另外一部待播的《黑土無言》,從主創(chuàng)到演員陣容也是同樣守牢品質關。后起之秀能否在自身和其他視頻平臺的基礎上跑通劇場化運營?前行路上還有哪些“坑”?
一、誰是X劇場的“供應商”?
騰訊視頻總編輯、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王娟提到騰訊視頻圍繞劇集內容進行兩方面的策略升級:一方面圍繞頭部賽道持續(xù)提升精品占有率,不斷強化優(yōu)勢賽道;另一方面圍繞不同圈層用戶情緒進行制播創(chuàng)新,開拓劇場與單元板塊等不同形式。?
X劇場是騰訊視頻劇集內容策略升級的產物。梳理X劇場四部劇的藝術家和創(chuàng)作團隊,我們可以看到高審美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完備工業(yè)流程兩大亮點。
《漫長的季節(jié)》是導演辛爽和編劇潘依然、孫浩洋繼愛奇藝迷霧劇場《隱秘的角落》之后的再度合作;潘依然和陳冀合作過《回來的女兒》;編劇于小千還寫過另一部騰訊視頻的爆款《掃黑行動》。
文學策劃班宇是東北作家,《漫長的季節(jié)》劇名就是從班宇的一篇小說中來的;其中“打個響指吧”開頭的小詩也是他的作品。哪里哪里影業(yè)是制片人盧靜的公司,盧靜和辛爽的默契曾被媒體喻為“船長”和“塔臺”。
《歡顏》是徐兵自編自導的作品,個人特色濃郁。徐兵寫作有個特點,不愛起名,名字大部分是身邊的朋友,他的故事里男主人公都叫徐天,坊間傳聞是他兒子的名字。他身份多,編導演制片人于一身,作品多,尤其擅長懸疑諜戰(zhàn),《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新世界》都是。文學策劃賴繼很厲害,《歡顏》是他的原作改編,他是法學博士后,也是小說家,還給《昆侖神宮》當過劇本策劃。
《繁城之下》編劇導演都是王錚,他和承制方三川傳媒以前是做廣告的,思路新,創(chuàng)意靈活。王錚是考據黨,《繁城之下》對于一個縣城運轉的社會各階層描摹之細,堪比歷史教科書。萬年影業(yè)在懸疑賽道上起步早,經驗多,跟愛奇藝合作了《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此后還會跟騰訊視頻合作《后會有期》和《棋士》。
《黑土無言》的導演臧溪川曾執(zhí)導過愛奇藝迷霧劇場的《十日游戲》,傳遞娛樂和旗下的厚海文化制作過《理想之城》《斛珠夫人》。
通過對“供應商”的復盤,一個現(xiàn)象顯而易見:鐵打的懸疑賽道,“固定”且“流動”的生產隊。像辛爽、臧川溪等導演,此前均在愛奇藝的迷霧劇場中嶄露頭角。內容創(chuàng)作說到底是人的競爭,而垂類賽道能夠拔尖的藝術家屈指可數,長視頻平臺的劇場化運營如果在題材類型上形成交叉,對于頭部人才的競爭肉眼可見會加劇。
人才少需求大暴露的另一個隱患就是供不應求,“生產隊”就那么多,產量有限,如何可持續(xù)不只是個時間問題。
二、除了先鋒屬性,X劇場需要具象的內容標簽
長視頻平臺進行劇場化運營的目的,在于以劇場形式助推風格化的內容輸出,進而鞏固某一類型劇作的受眾,避免用戶流量隨單個“爆款”的出現(xiàn),形成“人追劇走”的態(tài)勢,影響平臺用戶黏度的培養(yǎng)。
長視頻平臺陸續(xù)進行劇場化運營的嘗試,如愛奇藝有迷霧劇場、戀戀劇場、小逗劇場;優(yōu)酷推出寵愛、懸疑、合家歡、都市和港劇場五大劇場;芒果TV推出了主打精品短劇的季風劇場和以微短劇為主的下飯劇場;騰訊視頻在X劇場之前,于2021年推出“十分劇場”,主打單集時長在10分鐘以內的微短劇,B站于2021年開設以輕量劇集為主的輕劇場。
騰訊視頻雖然在長劇集劇場化運營層面起步晚,但是起點高。一方面得益于“生產隊”匯聚頭部創(chuàng)作人才;另外一方面也因為有足夠多的前車之鑒可以“避坑”。
從目前來說,X劇場“一劇一格”的“盲盒屬性”雖然具先鋒性,但不可否認大部分底氣來自于已經播出的三部作品品質上的保證和類型上的細分。其背后有三點隱憂:
第一,《漫長的季節(jié)》《歡顏》《繁城之下》從元素或題材來說,萬變不離其宗,仍可歸在懸疑序列,包括《黑土無言》,更加典型的懸疑刑偵劇。從內容上來說與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撞車了。
第二,說是“一劇一格”,那么如何把握和“一勺燴”之間的度?劇場化運營的底層邏輯在于通過類型劇的集中輸出觸達垂類受眾,培養(yǎng)劇場品牌以及平臺之間的關聯(lián)度實現(xiàn)破圈的影響力,那么當垂類觸達的優(yōu)勢不在,品牌效應從和積累起?如果只是“精品化”作為招牌,那么劇場品牌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
芒果TV季風劇場可以說是前車之鑒,這也是一個有著劇場化名頭,但是賣著大雜燴的檔口。其中不僅有關注中年女性婚姻的《妻子的選擇》,也有懸疑類的《江照黎明》,當代青年視角的《我在他鄉(xiāng)挺好的》,還有未播出的醫(yī)療劇《非凡醫(yī)者》和科幻類的《火星孤兒》,徹底踐行廣撒網、包羅萬象的路徑,劇場特色也沒了?!段以谒l(xiāng)挺好的》固然出圈,但有多人觀眾記得它來自季風劇場?說到底劇集和劇場的關聯(lián)度沒有建立起來。
第一年的愛奇藝迷霧劇場除了內容水準很高之外,運營的邏輯也具有整體意識:集中排播、統(tǒng)一發(fā)布群像海報、定制劇場logo等,同時在后續(xù)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約會意識,在長視頻平臺劇場化運營階段邁出了非常關鍵的一步。后繼乏力也同樣明顯,但是問題主要出在內容供給上,劇場內部的劇集品質不穩(wěn)定。
第三,排播問題,松散、缺乏連續(xù)性。目前X劇場播出了三部作品,播出時間分別為4月、7月和10月,中間間隔的時間太長了,容易被期間平臺“抬上來”的劇分散掉注意力。當劇集的品質過硬能夠禁得起市場檢驗,在觀眾心目中產生好口碑的時候,卻不能及時和劇場品牌相關聯(lián),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
X劇場,類型或排播,總得占一頭。
其實騰訊視頻并非沒有基因優(yōu)勢。橫向縱覽各大長視頻平臺,系列化做的最好的就是騰訊視頻。騰訊視頻的劇集系列化開發(fā)主要包括兩層,首先是同一劇集IP 或同類劇集的系列化制作,且在這一層面上騰訊視頻已經具備了“致我們”系列、“鬼吹燈”系列以及“古董局中局”系列的成功典型;
另外《慶余年》第二季熱度也是一騎絕塵。以系列化的長板與X劇場的創(chuàng)新相結合或許也值得嘗試:譬如對X劇場內部的作品從開發(fā)之初以系列化的思維進入,按照“X年X部”進行整體規(guī)劃,利用劇集體量短小的優(yōu)勢,及時根據觀眾反饋確定是否進行后續(xù)的開發(fā)或者對人物、情節(jié)等進行調整,以此形成“約會意識”,培養(yǎng)用戶黏度,真正從用戶思維出發(fā),以新劇集吸引新用戶、用系列老劇集留住老用戶。
這方面海外流媒體平臺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探索經驗。如2022年上線的《怪奇物語》第四季,就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扭轉了Netflix訂閱率下降的頹勢,顯現(xiàn)出用戶對這一劇集的忠誠度。
三、劇場化是長視頻平臺的長期挑戰(zhàn)
繁榮之下,是長視頻平臺劇場化運營面對的共同困境。
第一,內容供給。如前所述,“生產隊”是固定的,產量有限,如何持續(xù)穩(wěn)定輸出高品質破圈內容是每個長視頻平臺都要面對的老大難。精品不能量產,更不會誕生在流水線上。目前,所有的長視頻平臺都推出過高品質內容,但都沒有能力持續(xù)輸出高品質內容。
以愛奇藝迷霧劇場為例,《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一炮打響劇場品牌,讓許多觀眾對迷霧劇場充滿期待。然而,2021 年與 2022 年兩年間迷霧劇場再未誕生超過以上兩部影響力的爆款作品。可見,能否生產出引領審美且觀眾接納的高品質內容,以及能否通過影視工業(yè)化手段將高品質內容的生產變成常態(tài)化,是未來長視頻平臺劇場化的戰(zhàn)略重點。
第二,內容品質。雖然《繁城之下》前期劇情不俗,但在最后一集中卻泄氣了,有種虎頭蛇尾的遺憾。“半部好劇”是創(chuàng)作通病,動輒三四十集的劇情中水三五集或者還藏得住,而在已經完成脫水的短劇集中,不論是創(chuàng)作者前期挖好卻忘填的坑、為了沖突讓讓人物動機前后矛盾、或者強行上價值帶來的割裂感,在觀眾面前是一覽無余的。越短的劇,越不好寫。
第三,內容觸達。劇場化運營,從內容到傳播途徑,需要弄清楚圈層受眾和普羅大眾之間的區(qū)別。劇場化的終極指向還是破圈,雖然類型受眾在中國龐大人口的支撐下已經相當可觀,但畢竟有限且難長久。
并且,圈層熱和全民爆款之間畢竟顯然有壁。
毋庸置疑,迷霧劇場的《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是類型爆劇,但假設以不屬于任何劇場的《狂飆》為參照系的話很難說它們是“全民爆款”。同樣的,《漫長的季節(jié)》一集封神,成為新晉國劇之光,但在熱度上,有比它更好的。
希望X劇場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