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2月11日消息,據金融界報道,近日,"藥妝茅"貝泰妮發(fā)布公告稱,實控人郭振宇與其子Kevin Guo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公司實際控制權由父子共同控制變更為郭振宇一人控制。
在郭振宇完成"集權"之際,貝泰妮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不僅出現上市以來首次單季度虧損,其支柱產品薇諾娜的增長態(tài)勢也持續(xù)放緩。
貝泰妮近年來業(yè)績增長持續(xù)放緩。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為40.22億元、50.14億元、55.22億元,同比增速從52.57%降至10.14%;凈利潤分別為8.63億元、10.51億元、7.57億元,同比增速從58.77%降至-28.01%。
2024年三季度,貝泰妮更是出現上市以來首次單季度虧損,凈虧損約6900萬元,同比下降153.41%。
在業(yè)績承壓的同時,貝泰妮股價也遭遇重挫。自2022年3月限售股解禁以來,包括紅杉聚業(yè)、臻麗咨詢、重樓投資在內的多個大股東頻頻減持。截至2024年12月10日收盤,貝泰妮股價報收49.61元,總市值約210億元,較巔峰期約1200億元的市值縮水近千億元。
作為貝泰妮的核心產品,薇諾娜對公司業(yè)績的貢獻度高達94%。然而,這款曾經快速崛起的"藥妝"產品近年來增長勢頭明顯放緩。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薇諾娜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24.6%、6.28%和5.69%,增長態(tài)勢持續(xù)下滑。在2023年天貓雙11期間,薇諾娜在美妝類目的排名也從上年第5位下滑至第9位。
薇諾娜增長放緩的背后,是產品頻繁漲價帶來的消費者流失。有消費者反映,薇諾娜產品價格較三四年前上漲近一倍,性價比優(yōu)勢不再明顯。此外,品牌還多次陷入產品質量爭議,根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部分消費者反映使用后出現不良反應。
為擺脫對單一品牌的依賴,貝泰妮近年來積極布局新品牌。除了推出薇諾娜寶貝、璦科縵等自有品牌外,公司還斥資5.36億元收購了姬芮、泊美兩個品牌。然而,新品牌對業(yè)績的提振作用尚未顯現,反而因毛利率較低拖累了公司整體盈利水平。
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姬芮、泊美兩個品牌的銷售毛利率僅為58.37%,遠低于薇諾娜及其他主要品牌75.34%的毛利率水平。受此影響,公司整體銷售毛利率同比下滑2.69個百分點至73.73%。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護膚品市場,貝泰妮要實現郭振宇提出的"薇諾娜150億元營收"目標,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