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9月30日消息,9月14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公布乾崑智駕ADS 3.0首次升級亮點,新版乾崑智駕將支持城區(qū)智駕領航輔助、路邊啟動智駕等功能,相比乾崑ADS 2.0的BEV網絡+GOD網絡架構基礎直接升級為GOD大網,這意味著它的場景理解能力將全面拉滿,識別更加精準。
另外目前的汽車市場以新能源為主導,國內市場也已經卷出新的高度,智駕也呈現瘋狂內卷,電動化是上半場,而智能化才是下半場,面對這種局面,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成立“引望”并采用獨立運作,堅持長期主義,將智駕和智能賦能更多新能源汽車。
金九銀十,也是所謂消費熱潮時期,汽車新品也是接踵而至,不知道大家發(fā)現沒有,自成都車展以來,各家車企亮亮相的新車還真不少,隨著9月10日華為問界M9五座版上市,華為乾崑智駕ADS 3.0版本開始大規(guī)模推送,此后9月19日全新嵐圖夢想家乾崑版上市,成為首款搭載華為乾崑智駕和鴻蒙座艙的MPV車型,9月20日深藍L07發(fā)布乾崑智駕ADS SE基礎版成為20萬以下乾崑智駕基礎版轎車、而在9月23日東風科技周上,全新一代天元架構,乾崑車控發(fā)布全球唯一五合一車控模組,東風和華為乾崑車控聯合成立研發(fā)中心,9月24日智界R7全新發(fā)布,同一天廣汽傳祺也宣布全面搭載乾崑智駕ADS 3.0。而9月26日阿維塔07的發(fā)布也再次吸引了用戶的目光,甚至比亞迪將在越野車方程豹8上將宣布搭載乾崑智駕。
為何眾多車企都擁護華為乾崑智駕?
華為乾崑智駕的核心優(yōu)勢之一在于其高度精準的感知能力。通過融合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華為乾崑智駕能全面且精準地感知車輛周圍的環(huán)境。
安全性上同時采用了多重安全防護機制,包括硬件冗余、軟件加密、數據備份等,確保系統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wěn)定可靠地運行。
華為乾崑智駕還擁有持續(xù)升級和進化的能力,通過用戶不斷反饋以及數據,持續(xù)改善優(yōu)化個性的駕駛體驗,能夠時刻讓華為乾崑智駕始終保持最新的體驗。
2024年或將成為智駕元年,華為將引領第二個百年汽車變革
根據數據統計,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30.3%,32%,市場占有率達到31.6%,預計到2024年底有望突破2000萬輛大關,此外隨著充電設施的完善,截止2024年6月底中國充電樁已經完成建設約1024.3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312.2萬臺,私樁712.2萬臺,換電站3772座。
整體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了高增長局面,相比2020年之前可謂百花齊放,如今的消費者即使手握10萬選擇,可選范圍從油車到新能源,即是看卻不試駕,都能糾結好幾天,如果手握20萬選擇,那么智能駕駛、智能化將會納入考慮范圍,也將會得到非常好的一個體驗。所以新能源設施的完善,技術的不斷迭代,是消費者選擇新能源底氣。
而在各家重投入的智駕方面,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發(fā)布2024年1-6月智能駕駛供應商裝機量排行榜來看,上半年呈現汽車智能零部件市場呈現出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單就激光雷達裝機量來說,雖然速騰聚創(chuàng)占據榜首,但緊隨第二的華為通過不斷的加大投入,已經在縮小和領先者的差距,相信不久可能將重新洗牌,此外在智駕域控芯片方面除了英偉達和特斯拉FSD之外,華為也獨占第三,智駕域控裝機量,華為也占據第三。
雖然作為普通用戶來說,華為乾崑ADS智駕占領用戶心智真正出圈,確實只有這半年時間,當然華為智能駕駛其實在2013年已經開始研發(fā),憑借華為強大的生態(tài)能力,以及硬件規(guī)劃能力,屬于軟硬全部協同,既能給到如問界等車的全套解決方案,又能給到諸如深藍L07這樣單獨搭載智駕系統的車型,合作模式靈活多樣,所以這里又不得不提到此前華為的零部件供應、Hi模式、和智選車的三種模式,華為以這些方式保持和車企制造商最緊密的合作,也踐行了幫助車企造好車,隨著乾崑智駕朋友圈模式的擴大,智駕方面,華為智駕系統不管是高階、基礎、還是SE版本都將進入各個價位段車型,提供給消費者選擇,當然這也勢必將引起整個汽車行業(yè)在智駕方面的第二次變革,也會改變消費者對于智駕的接受程度和看法。
開啟智能化下半場,將智駕和智能帶入每一輛車,走進千家萬戶
“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這是華為一直以來的口號,早前想體驗華為智駕就需要買問界,作為消費者角度來說這是共識。但隨著各家車企都陸續(xù)搭載乾崑智駕ADS 3.0,用戶也有更多的選擇,今年1月華為出則了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8月底前后引入阿維塔科技、賽力斯兩家車企如果,早前2019年4月,華為徐直軍首次提出華為要做新能源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華為是業(yè)內唯一一家能做到從芯片,到硬件、操作系統、軟件、云端訓練,“全擁有、全打通”的廠商,這是華為作為信息通信企業(yè)獨有的優(yōu)勢。
而引望將是一個由汽車產業(yè)共同參與的智能化開放平臺,把智能帶入每一輛車,繼續(xù)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賣好車。在智能化趨勢下,汽車將不僅是傳統的以制造為中心的機械產品,也是以技術創(chuàng)新、軟件定義的高科技產品。徐直軍也表示:“在引望合作模式下,那些在智能化領域缺少投資、能力基礎的企業(yè)可以選擇引望,引望也將支持這些企業(yè),實現智能化能力的共享。”
所以其總體來看,九月可能只是初現端倪,智能化的下半場也正是剛開始的階段,后續(xù)搭載華為智駕的車型將會越來越多,以后每個價位都有智駕可選,當然這也屬于是車企和消費者皆大歡喜的局面。
中國智駕已經走在前列,華為將引領智駕
智駕領域屬于高投入、搞研發(fā)領域,根據華為財報顯示,2023年華為全年研發(fā)投入1647億,長期堅持在算法、芯片通信、等領域投入,這些技術又轉化為智駕、算力、多種融合感知傳感器。而隨著汽車消費人群的年輕化,現如今把智駕都作為首選,車企為了迎合消費者也都造智能車。
此外,早前ADS 1.0版本于2021年在上海亮相,到2023年推出實現全國都能開的ADS 2.0,以及ADS 3.0的推送,發(fā)展和迭代如此迅速,也是堪稱奇跡,智駕技術肯定不是橫空出世,也不是一步登天,對于華為乾崑而言,從AI芯片、操作系統、軟件算法,完全實現全棧自研,同時統籌軟硬結合,而這些也是華為踐行長期主義以來的成果。
所以從總體來看,華為還是在以科技公司的角度賦能車企,打造符合中國用戶使用習慣的智駕系統,幫助車企造好車,不管是對車企還是消費者都賦能了不同的價值,而隨著不斷的進化迭代,當口碑和銷量逐步攀升,也會引領智駕領域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