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3月15日消息(李昊原)今日,在中央電視臺315晚會上,不法商家非法獲取消費者人臉信息,并肆意濫用的行為被曝光。
很少有消費者能想到,自己在進入店門的那一刻,最先“盯上”自己的不是服務員或者導購,而是配備了人臉識別技術的攝像頭,并將自己的人臉信息牢牢記下儲存起來,而這一切,都是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發(fā)生的。
現代社會中,攝像頭幾乎無處不在,曾有專家稱,中國人每天要暴露在各種攝像頭下超過500次。這些攝像頭既有政府安裝的,也有不少是商家以公共安全的名義進行安裝的,然而實際上,為商家?guī)砝鎱s是這些攝像頭被安裝的初衷。
作為本屆315晚會第一家被點名的企業(yè),科勒是全球著名的衛(wèi)浴櫥柜品牌,根據記者在上海三家科勒門店的暗訪顯示,店內安裝了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頭,可以在顧客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抓取和識別,并為每個人形成獨特的ID。
識別的數據不僅僅是人臉,還有性別,年齡,衣著等。據門店薛經理介紹,該門店的攝像頭來自蘇州萬店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萬店掌提供了專業(yè)的營銷互動解決方案,人臉識別率非常高,在記者進店的兩分鐘內,就被抓拍了三次。
汽車4S店同樣存在濫用人臉識別攝像頭的情況,央視記者調查發(fā)現,在正通汽車4S店,同樣存在上述情況,并且數據可以在正通汽車超過100家門店間互通,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的則是上海悠絡客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廣州雅量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國安裝的數萬個攝像頭,同樣可以實時捕捉顧客的人臉信息,甚至將不歡迎的顧客(比如記者),在后臺拉入黑名單。還有廈門瑞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在節(jié)目中被點名。
人臉信息不單是生物識別信息,也是個人敏感信息,我國規(guī)定組織收集個人信息,應該取得個人信息主體的同意。但現實中,不法商家商業(yè)利益,基本不會提示和取得消費者同意,忽視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另一方面,部分人工智能企業(yè),在研發(fā)技術和開拓市場時,也忽視了法律法規(guī)和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甚至將之作為盈利的手段,這也成為人臉識別領域“不能說的秘密”。
據天眼查專業(yè)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過6,500家人臉識別相關企業(yè),以及近50萬家監(jiān)控設備相關企業(yè)。其中近2萬家監(jiān)控設備相關企業(yè)產生過法律訴訟,另外超7萬家監(jiān)控設備相關企業(yè)出現過經營異常,6500余家監(jiān)控設備相關企業(yè)曾遭到行政處罰,2600余家相關企業(yè)有嚴重違法行為。
人臉識別、人臉支付已經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人臉信息等個人隱私數據,也和消費者利益密切相關,伴隨著全社會對個人信息保護的不斷重視,通過人臉識別攝像頭非法獲取和濫用消費者信息的行為也一定會被制止。